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倒鉤刺

    倒鉤刺
    (《云南中草藥》)
    【異名】小烏泡、小倒鉤刺、刺黃連、刺茶、散血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三葉懸鉤子的全株。
    【植物形態(tài)】三葉懸鉤子
    直立小灌木,高1~2米。莖枝無毛,具倒鉤銳皮刺。3出復(fù)葉互生,小葉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6厘米,寬8~15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具齒,兩面光滑,粉綠色;葉柄長3~4厘米,有細(xì)小皮刺;托葉剛毛狀。花1~2朵腋生或頂生,花梗長1~2厘米,與萼均有細(xì)柔毛及皮刺;萼片披針形,附屬物葉狀,線形,具刺;花瓣白色,倒卵形,外面有短柔毛,較萼短;雄蕊花絲密被柔毛。聚合果,肉質(zhì),多汁,成熟時橘黃色?;ㄆ?~5月。
    生于山溝稀疏灌叢中。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曬干。
    【性味】甘微酸,平。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除濕止痢。驅(qū)蛔。
    【選方】①治扁桃腺炎,火眼,痢疾,疥瘡,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倒鉤刺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②治蛔蟲?。旱广^刺全株五錢。水煎服。
    ③治腮腺炎,乳腺炎,無名腫毒:倒鉤刺鮮品搗爛外敷。
    清空輸入框

    在線工具導(dǎo)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