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野莧菜

    野莧菜
    (《滇南本草》)
    【來源】為莧科植物凹頭莧的全草及種子。
    【植物形態(tài)】凹頭莧
    一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莖斜上,基部分枝,微具條棱,無毛,淡綠色至暗紫色。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長1.5~4.5厘米,寬1~3厘米,頂端鈍圓而有凹缺,基部闊楔形,全緣;葉柄長1~3.5厘米?;ù厣~腋,后期形成頂生穗狀花序;苞片干膜質,矩圓形;花被片3,細長圓形,先端鈍而有微尖,向內(nèi)曲;雄蕊3;柱頭3或2,線形。胞果球形或寬卵圓形,略扁,近平滑或略具皺紋,不開裂?;ㄆ?~7月。
    生于田野、路旁、村邊。分布我國南北各地。
    本種與野莧極相似,但本種的果實不開裂,而該種的果實通常環(huán)狀橫裂。
    【采集】夏、秋采收全草或根,鮮用或曬干;秋季果熟時采收種子。
    【性味】甘,涼。
    ①《滇南本草》:"性微溫,味咸。"
    ②《福建中草藥》:"甘,涼。"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痢疾,目赤,乳癰,痔瘡。
    ①蘇軾《物類相感志》:"蜂叮痛,以野莧菜搗敷之。"
    ②《滇南本草》:"白者去肺中痰結,赤者破腸胃中血積。赤白同用,打肚腹毛發(fā)之積,消蟲積,殺寸白蟲,下氣。洗皮膚瘙癢、皮膚游走之風。"
    ③《中國藥植圖鑒》:"緩和止痛、收斂、利尿、解熱;種子能利尿、明目。"
    ④《福建中草藥》:"清熱解毒。"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4兩。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痢疾:鮮野莧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②治肝熱目赤:野莧種子一兩,水煎服。
    ③治乳癰:鮮野莧根一至二兩,鴨蛋一個,水煎服;另用鮮野莧葉和冷飯搗爛外敷。
    ④治痔瘡腫痛:鮮野莧根一至二兩,豬大腸一段,水煎,飯前服。
    ⑤治蛇頭疔:鮮野莧葉和食鹽搗爛敷患處。
    ⑥治毒蛇咬傷:鮮野莧全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服;或鮮全草一兩,楊梅鮮樹皮三錢,水煎調瀉鹽三錢服。(選方出《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甲狀腺腫大
    取鮮野莧菜根、莖2兩,豬肉2兩(或用冰糖5錢),水煎,分兩次飯后服。輕者1周,重者3周即可見效。
    清空輸入框

    在線工具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