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蓬子菜

    蓬子菜
    (《救荒本草》)
    【異名】鐵尺草,月經(jīng)草(《四川常用中草藥》),黃牛尾(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黃米花。柳夫絨蒿、疔毒蒿、雞腸草(《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蓬子菜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莖粗短,根粗長而彎曲,帶木質(zhì)。莖多數(shù),叢生,直立,基部亦帶有木質(zhì),四棱形,嫩時有柔毛。葉6~10枚輪生,狹線形,長1~5厘米,寬1~1.5厘米,上面嫩時有毛疏生,邊緣向外反卷,下面有柔毛,中脈隆起。聚傘花序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叢,序梗有灰白色細毛;萼筒全部與子房愈合;花冠筒極短,裂片4,徑約2毫米,淡黃色;雄蕊4,伸出;子房2室,花柱2,柱頭頭狀。雙懸果二,扁球形,徑約1.8毫米,無毛?;ㄆ?~7月。果期9月。
    生于山坡草叢及荒土中。分布我國東北、西北至長江流域。
    本植物的根在江蘇,陜西某些地區(qū)有作茜草使用。參見"茜草根"條。
    【采集】夏、秋季采收。
    【化學(xué)成分】全草含喇叭茶甙、蕓香甙、車葉草甙、綠原酸。揮發(fā)油中含甲基香莢蘭醛、向日葵素。根含茜黃櫻草糖甙、偽紫茜素葡萄糖甙。
    【藥理作用】全草有利膽作用。新鮮植物之液汁或煎劑,外用可治皮疹。
    【性味】①《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苦,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藥》:"性微寒,味淡苦。"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行血,止癢。治肝炎,喉蛾腫痛,療瘡癤腫,稻田皮炎,蕁麻疹,跌打損傷,婦女血氣痛。
    ①《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消腫祛瘀,解毒止癢。治急性蕁麻疹,瘡癤疔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行血,散瘀。治喉痹腫痛,跌打損傷,骨折,婦女血氣痛,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熬膏涂。
    【選方】①治傳染性肝炎:蓮子菜一兩,茵陳一兩。板藍根五錢。水煎服,一日一劑。(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②治稻田皮炎:鮮蓬子菜二斤,黃柏五錢。蓮子菜加水九斤熬,過濾,加黃柏粉再熬,制成一斤膏,外涂周部。(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清空輸入框

    在線工具導(dǎo)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