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大一面鑼

    大一面鑼
    (《四川中藥志》)
    【異名】大一面綠(《峨嵋藥植》),白毛草(《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鑼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tài)】大一面鑼
    多年生草本,密被淡黃色粗毛。根莖木質(zhì)化,具不定根。莖直立,高15~33厘米。葉1片,直立,生于莖之頂端,幾無柄;葉片廣卵狀橢圓形,長達(dá)22厘米,寬約12.5厘米,有時具1~2片鱗片狀的小葉,亦著生莖端,長2厘米許,寬近2厘米,先端尖;邊緣有大小不等的鋸齒,基部心臟形或圓形?;ㄅ帕谐蓚阈位ㄐ蚧騿紊谇o頂,花梗長約2厘米;花萼5裂,裂片長橢圓形,先端尖,長12毫米;花冠下部結(jié)合成管狀,長4厘米,先端2唇形,管內(nèi)有毛2列;雄蕊4,花粉散出后花絲卷曲,將花藥拉入冠管內(nèi)。
    生長林邊濕潤的堿性土壤中。
    【采集】春、夏兩季采收全草。鮮用或曬干用。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咸,無毒。"
    【功用主治】①《峨嵋藥植》:"根:化痰止咳。"
    ②《四川中藥志》:"全草:治心臟衰弱,紅崩白帶,小便淋瀝及夜夢遺精。"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清空輸入框

    在線工具導(dǎo)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