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五眼果樹皮

    五眼果樹皮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南酸棗的樹皮。
    【植物形態(tài)】南酸棗,又名:酸棗、酸醋樹。
    落葉喬木,高7~18米。樹干挺直,樹皮灰褐色,縱裂,枝紫黑色。單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具長柄;小葉7~15,對生,斜長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4~10厘米,寬2~4.5厘米,先端長尖或漸尖,基部偏斜,全緣,兩面無毛或下面葉腋有時具叢毛;小葉柄長3~5毫米,頂端的一片長10~15毫米。花雜性,異株;雄花和假兩性花淡紫,直徑3~4毫米,成聚傘狀圓錐花序;雌花較大,單生于上部葉腋,具梗;萼杯狀,鈍5裂;花瓣5;雄蕊10,花絲基部與10裂的花盤粘合,在假兩性花中的約與花瓣等長,在雄花中的突出;子房上位,5室,每室有下垂之胚珠1顆,花柱5,分離。漿果橢圓形或卵形,長2~3厘米,寬1.4~2.5厘米,成熟時黃色;核堅硬,近先端有4~5個顯明的眼點?;ㄆ?~5月。果期3~10月。
    常見于疏林中。分布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云南、福建、浙江、貴州等地。
    本植物的鮮果或果核(南酸棗)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①《陸川本草》:"酸,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澀,平。"
    【功用主治】治瘡瘍,湯火傷,陰囊濕疹。
    ①《陸川本草》:"殺蟲去腐。治瘡瘍潰爛,繡球風及疳疔。"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治湯火傷,瘡毒。"
    【用法與用量】外用:煎水洗;或煅灰、熬膏涂敷。
    【臨床應用】①治療燒傷
    有保護創(chuàng)面、防治感染、制止疼痛、減少滲出等作用,從而能較好地控制敗血癥和休克,促使創(chuàng)面愈合。用法:㈠五眼果樹皮(內(nèi)皮)二斤,加水5000毫升,煎4~5小時后去渣,濃縮成500毫升,加入防腐劑,高壓消毒備用;也可將藥液進一步濃縮制成油紗布使用。對早期創(chuàng)面,按一般常規(guī)清洗消毒后涂以藥液,暴露創(chuàng)面,不久即可自行干燥結癡。每日涂1~2次。亦可用油紗布均勻地緊貼于創(chuàng)面上,再用紗布棉墊加壓包扎。如創(chuàng)面感染,痂下有膿液者,應及時去掉痂皮,重新清洗涂藥;使用油紗布時,宜采用半暴露療法。㈡五眼果樹皮8份,干梔子2份,搗碎混合后浸泡于60%酒精內(nèi)48~72小時,過濾去渣。用時須將浸出液煮沸直至呈稀膠狀(約為原液1/3),冷卻后均勻涂于創(chuàng)面;創(chuàng)面感染者,須將膿痂清除后涂藥。此外,也可用五眼果樹皮熬成半流浸膏后和入等量植物油調(diào)勻涂創(chuàng)面,或研成粉末撒于患處。據(jù)臨床觀察,一般輕度燒傷經(jīng)10~14天可獲得痂下愈合,中度、重度燒傷也可在2~3周內(nèi)痊愈。由于涂藥后創(chuàng)面很快形成一層干燥的棕褐色薄膜,因而能保護創(chuàng)面,起到了"人造皮膚"的作用;但這對觀察創(chuàng)面情況也帶來一定困難,如創(chuàng)面滲液較多時,又易導致痂下積膿。此外,對創(chuàng)面疼痛等問題尚有待進一步解決。
    ②治療細菌性痢疾
    取酸棗樹皮去掉表層粗糙部分,晾干。4兩為1劑,水煎兩次,混合濃縮成100毫升??诜看?0~100毫升,一日2次;或行保留灌腸,一次50~100毫升,每天1~2次。重者口服灌腸并用。觀察60例(急性52例,慢性8例),均治愈:腹痛、膿血便消失,便次每日1~2次,大便成形,大便常規(guī)鏡檢陰性或膿細胞0~2個/高倍,乙狀結腸鏡檢腸象陰性。治愈日數(shù)平均4.12天,最短1天,最長15天。據(jù)觀察,單獨口服不如并用灌腸者奏效快、療效高。慢性菌痢臨床癥狀雖易消失,但腸象轉為陰性較為緩慢,故宜口服灌腸并用。
    清空輸入框

    在線工具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