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明黨參

    【中文名】明黨參(《飲片新參》)
    【類別】根類
    【異名】土人參、百丈光、天瓠(《證治準繩》),粉沙參,紅黨參(《本草從新》),金雞爪(《本草求原》),山花(《中國藥植志》),山蘿卜(《浙江中藥手冊》),明沙參(《中藥志》),明參(《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根。
    【植物形態(tài)】明黨參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粗壯,圓柱形或粗短紡錘形。莖直立,中空,上部分枝。根生葉具長柄,柄長約30厘米,基部擴大呈鞘狀抱莖;葉片全形為廣卵形,長6~15厘米,呈三出式的二至三回羽狀分裂,小裂片披針形。花莖常由一側(cè)抽出,直立,與葉叢相距較遠,表面有細縱紋,上部疏展分枝;花序頂生,成疏闊圓錐狀復(fù)傘形花序,無總苞,傘梗5~10枚,長2~10厘米,細柔;小總苞片數(shù)枚,錐形,比小傘梗短;小傘梗10~15枚,纖細,長5~8毫米;花小,直徑約2毫米;花萼具5細齒,極不顯著;花瓣5,卵狀披針形,白色;雄蕊5,花藥橢圓形,花絲細長;子房下位,橢圓形,花柱2,開展;側(cè)枝花序雌蕊常不育。雙懸果廣橢圓形,長3~4毫米,寬2.5~3毫米,光滑而有縱紋,果棱不明顯,果棱間有油管3個,合生面有油管2個?;ㄆ?~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稀疏灌木林下土壤肥厚的地方。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采集】春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泥土,置沸水中煮至無白心,取出,刮去外皮,曬干。商品稱"明黨參"。在江蘇、浙江地區(qū),揀取粗壯者,不經(jīng)煮沸,直接曬至半干,刮去外皮,再曬干。商品稱"粉沙參。"
    【藥材】①明黨參
    干燥的根,呈紡錘形咸長紡捶形。長至15厘米,直徑1.5厘米。外表面淡黃白色,具蠟樣光澤,有明顯支根痕。質(zhì)堅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黃白色,半透明,粉質(zhì)。形成層與木質(zhì)部極易分離。氣微香,味甘甜。以粗壯均勻、質(zhì)堅實而重,皮細、斷面黃色而半透明者為佳。
    主產(chǎn)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②粉沙參
    干燥的根,大小與明黨參相似,唯外表面淡黃色,不現(xiàn)蠟光。質(zhì)硬,斷面類白色,粉狀,棕色形成層極明顯。氣微香。以身干、色白者為佳。
    主產(chǎn)浙江、江蘇等地。
    【化學(xué)成分】含少量揮發(fā)油、多量淀粉。
    【炮制】用清水稍浸后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性味】甘微苦,涼。
    ①《本草從新》:"甘,微寒,味淡。"
    ②《本草求原》:"甘,平,微寒。"
    ③《飲片新參》:"苦,微甘。"
    【歸經(jīng)】《四川中藥志》:"入肝、肺二經(jīng)。"
    【功用主治】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解毒。治痰火咳嗽喘逆,頭暈,嘔吐,目亦,白帶,疔毒瘡瘍。
    ①《本草從新》:"補肺氣,通、下行,補氣生津。治咳嗽喘逆,痰壅火升,久瘧,淋瀝,難產(chǎn),經(jīng)閉,瀉痢由于肺熱,反胃噎膈由于燥澀。"
    ②《本草求原》:"養(yǎng)血生津,消熱解毒。姜汁炒則補氣、生肌、托散瘡瘍。"
    ③《飲片新參》:"溫脾,化痰濕,平肝風(fēng)。治頭暈泛惡,中風(fēng)昏仆。"
    ④《中藥志》:"潤肺化痰止咳,和胃止嘔。治咳嗽,嘔吐;又能解毒治疔瘡。"
    ⑤《四川中藥志》:"祛風(fēng),解熱,補肺鎮(zhèn)咳。治肺虛咳嗽有痰,頭昏目眩,風(fēng)熱目赤及口干。"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或熬膏。
    【宜忌】氣虛下陷、精關(guān)不固及孕婦慎服。
    ①《本草從新》:"脾虛下陷、滑精夢遺俱禁用,以其下行而滑竅也。孕婦亦忌。"
    ②《飲片新參》:"陰虛肝旺,內(nèi)熱煩渴者忌用。"
    ③《四川中藥志》:"外感咳嗽無汗者忌用。"
    ④《藥材學(xué)》:"大量服食易引起浮腫。"
    【選方】①補陰虛:土人參、對配茯苓。熬膏。(王安卿《采藥志》)
    ②治白帶初起:土人參(切片)三兩,用陳紹酒飯上蒸熟,分作三服。(《百草鏡》)
    ③治楊梅結(jié)毒:土人參,酒煎服。(王安卿《采藥志》)
    【名家論述】《本草從新》:"土人參,性善下降,能伸肺經(jīng)治節(jié),使清肅下行。凡有升無降之證,每見奇效。"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潮,防蛀。

    在線工具導(dǎo)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