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烏桕葉

    烏桕葉
    (《本草拾遺》)
    【異名】卷子葉(《分類草藥性》),油子葉(《生草藥手冊》),虹葉(《嶺南草藥志》)。
    【來源】大戟種植物烏桕的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烏桕木根皮"條。
    【采集】全年可采,曬干。
    【藥材】干燥葉多破碎,呈茶褐色,具長柄。完整的葉片為卵狀菱形,長3~8厘米,寬約3~7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葉片基部與葉柄相連處,常有干縮的小腺體2枚,全緣。紙質(zhì),易碎。氣微,味微苦。
    產(chǎn)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苦,微溫,有毒。
    《綱目》:"苦,微溫,無毒。"
    【功用主治】治癰腫疔瘡,瘡疥,腳癬,濕疹,蛇傷,陰道炎。
    ①《綱目》:"治食牛馬六畜肉、生疔腫欲死者,搗自然汁一、二碗頓服,得大利,去毒即愈,未利再服。冬用根。"
    ②《生草藥性備要》:"隋紅者,治跌打,煲酒服之。"
    ③《分類草藥性》:"治氣痛、瘀血。"
    ④《嶺南采藥錄):"治爛腳、疥癩、蛇傷,取葉煎水洗之。多食狗肉發(fā)熱,取其隋搗爛沖酒服。"
    ⑤《南寧市藥物志》:"治奶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或煎水洗。內(nèi)服:煎湯,1.5~4錢;或搗汁沖酒。
    【選方】①治穿牙癰(后臼齒連接有二、三齒處紅腫潰爛):烏桕鮮嫩葉連心合糯米飯粒(加蔥頭或米醋更佳)搗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②治瘡瘍背癰:紅隋烏桕葉、紅隋鳥不企、細(xì)葉石班葉。共研末,用酒加蜜糖和勻,調(diào)成糊狀,敷患處.
    ③治肩部生瘡:烏桕葉和白蠟蒸透敷洗。
    ④治皮膚濕疹潰瘍:烏桕葉約半斤。煎水候暖,慢慢洗之。
    ⑤治頭部濕疹:烏桕葉、陀僧末各適量。生油調(diào)勻,煮沸候冷,搽患處。
    ⑥治腳癬:烏桕樹葉煎汁洗之,止癢極效。(②方以下出《嶺南草藥志》)
    ⑦治陰道炎:烏桕枝、葉適量,煎水熏洗。(《廣西中草藥》)
    ⑧治蛇咬傷:烏桕鮮嫩葉連幼芽心若干個,搗爛絞汁,取一小杯沖酒服。(《泉州本草》)
    ⑨治跌打新傷,遍身疼痛:烏桕鮮嫩葉連幼芽心七個。揉碎,酒送服?;蝓r嫩葉連心約五錢,合烏糖和酒共搗爛。絞汁,燉溫內(nèi)服。(《泉州本草》)
    【臨床應(yīng)用】治療陰道炎
    取鮮烏桕枝葉10斤,加水20斤煎至10斤。每天用500毫升沖洗陰道1次;洗后用烏桕葉粉噴入陰道內(nèi),或?qū)蹊耆~粉裝入膠囊,于睡前塞入陰道內(nèi),6次為一療程。治療霉菌性陰道炎127例,治愈76例,好轉(zhuǎn)33例。
    清空輸入框

    在線工具導(dǎo)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