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紫菜

    紫菜
    (《本草經(jīng)集注》)
    【異名】索菜(《漳浦縣志》),紫英(《本草從新》),子菜(《漳州府志》)。
    【來源】主要為紅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葉狀體。
    【植物形態(tài)】甘紫菜
    藻體為扁平葉狀體,基部有盤狀固著器。具短柄,由柄上生出的葉狀體呈廣披針形或橢圓形,一般長可達15~20厘米,寬10~16厘米,個別的長可達50厘米,寬可達30厘米。膜質,邊緣波狀;幼時淺粉紅色,以后逐漸變?yōu)樯钭仙ダ蠒r轉為淺紫黃色。生長期(葉狀體)11月至次年5月。
    生于海灣內(nèi)較平靜的中潮帶巖石上。分布江蘇連云港以北的黃海和渤海海岸。亦有栽培者。
    此外常見的尚有圓紫菜(青島以南沿海)、長紫菜(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等數(shù)種。
    【化學成分】干紫菜含水分10%,蛋白質24.5%,脂肪0.9%,碳水化物31%,粗纖維3.4%,灰分30.3%,鈣330毫克%,磷440毫克%,鐵32毫克%,胡蘿卜素1.23毫克%,硫胺素0.44毫克%,核黃素2.07毫克%,尼克酸5.1毫克%,抗壞血酸1毫克%。每公斤干紫菜含碘18毫克。
    甘紫菜中含核黃素,尼克酸,生物素,硫辛酸,維生素B12,膽堿比較豐富;多量自由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β-胡蘿卜素及少量α-胡蘿卜素,葉黃素,玉蜀黍黃素;藻紅蛋白,藻青蛋白,葉綠素。甘紫菜中含總脂約1.7%(以干重計算),其中磷脂占35%,甘油三酯25%,甘碳四烯酸占40.8%。尚含α-蒎烯,d-檸檬烯,異松油烯,牛兒醇,葛縷酮,糠醛,纈草酸,甲酸,乙酸,丙酸等。
    【性味】甘咸,寒。
    ①《本草拾遺》:"味甘,寒。"
    ②《本草從新》:"甘咸,寒。"
    ③《隨息居飲食譜》:"甘,涼。"
    【歸經(jīng)】《本草撮要》:"入手太陰經(jīng)。"
    【功用主治】化痰軟堅,清熱利尿。治癭瘤,腳氣,水腫,淋病。
    ①《本草經(jīng)集注》:"治癭瘤結氣。"
    ②《食療本草》:"下熱氣,若熱氣塞咽者,汁飲之。"
    ③《綱目》:"病癭瘤腳氣者宜食之。"
    ④《隨息居飲食譜》:"和血養(yǎng)心,清煩滌熱,治不寐,利咽喉,除腳氣癭瘤,主時行瀉痢,析酲開胃。"
    ⑤《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水腫,淋疾,濕性腳氣,甲狀腺腫,慢性氣管炎,咳嗽。"
    ⑥《國藥的藥理學》:"干嚼之,治肺壞疽的起始性吐臭痰者。"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
    【宜忌】①《食療本草》:"多食脹人。"
    ②《本草拾遺》:"多食令人腹脹、發(fā)氣,吐白沫,飲少熱醋消之。"
    清空輸入框

    在線工具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