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貓須草

    貓須草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貓須公、腎茶。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貓須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貓須草
    亞灌木,高0.5~1米。莖枝四方形,紫褐色。葉對生;卵狀披針形,長3~12厘米,寬1.5~5厘米,邊緣在中部以上有鋸齒,兩面被毛,下面具腺點;葉柄長1~3厘米?;ǖ仙?,2~3朵一束對生,總狀花序式排列于枝頂;萼管狀,5齒裂,結果時下傾,上面裂齒大,膜質;花冠管纖弱,肢2唇形,上唇3~4裂,下唇全緣;雄蕊4,2長2短,花絲伸出花冠之外,形如貓須,長4~6厘米;花盤前面腫脹:花柱頂端棒狀。小堅果球形,表面有網紋?;ㄆ谙?、秋。
    生于陽光充足的曠地上,分布我國南部。多為栽培。
    【采集】全年可采,切段,曬干。
    【化學成分】含硫酸鈣、未知有機酸的鈣鹽和鉀鹽,揮發(fā)油、皂甙、戊糖,己糖、葡萄糖醛酸等。葉含內消旋肌醇。
    【性味】甘淡微苦,涼。
    【功用主治】清熱去濕,排石利水。治急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風濕性關節(jié)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鮮者3~4兩)。

    在線工具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