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白蘭花

    白蘭花
    (《四川中藥志》)
    【異名】白蘭,白玉蘭(《廣州植物志》)。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白蘭花的花。
    【植物形態(tài)】白蘭花
    常綠喬木,高達10~20米(江,浙等地天氣較寒,常呈灌木狀,高僅1~2米);樹皮灰色,幼枝和芽被白色柔毛。葉薄革質(zhì)?;ド?,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0~25厘米,寬4~9厘米,兩端均漸狹,兩面無毛或于下面被疏毛,小脈網(wǎng)狀;葉柄長1.5~2厘米,上有短的托葉痕跡,約為柄全長的1/3或1/4?;ò咨?,單花腋生,極香,長3~4厘米;萼片長圓形;花瓣線狀,長3.2厘米;雄蕊多數(shù),多列,花絲扁平;心皮多數(shù),胚珠在每心皮內(nèi)多于2,螺旋狀排列于延長有柄的花托上,子房被毛,柱頭頭狀。果近球形,由多數(shù)開裂的心皮組成,多不結(jié)實。花期7月。
    生于路旁或庭園中。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四川、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均有栽培。
    【采集】夏末秋初花開時采收,鮮用或曬干。
    【化學成分】葉含生物堿、揮發(fā)油、酚類。鮮葉含油0.7%,油主要成分為芳樟醇、甲基丁香油酚和苯乙醇。
    根和莖皮含黃心樹寧堿、氧化黃心樹寧堿,柳葉木蘭堿和白蘭花堿。
    【藥理作用】用其蒸餾液(1:4)作動物實驗,鎮(zhèn)咳(氨水引咳法)、祛痰(酚紅法)、平喘(組織胺致喘)作用都不強;加入了哥王及地龍等制成復方,則可提高療效。
    【性味】苦辛,溫。
    ①《四川中藥志》:"苦,微溫,無毒。"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溫。"
    【功用主治】止咳,化濁。治慢性支氣管炎。前列腺炎,婦女白帶。
    ①《四川中藥志》:"治白濁及女子白帶。"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化濁,止咳。治前列腺炎,婦女白帶,小兒支氣管炎,虛勞久咳。"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白玉蘭葉1斤,加水2斤,經(jīng)2次蒸餾,取回蒸餾液1/4斤(濃度為1:4),即為玉蘭露。用法與療效:㈠玉蘭露每日20毫升頓服,治療83例,近期控制24例,顯效21例,好轉(zhuǎn)23例,有效率為81.9%;㈡玉蘭露服法同上,另用花生油0.5毫升穴位注射(肺俞穴),10天1次,治療25例,有效率為88%;㈢內(nèi)服玉蘭露,配合了哥王片,日服3次,每次3片,治療120例,有效率為77.5%。上法均以10天為一療程。作用以鎮(zhèn)咳,平喘較好。祛痰稍遜,也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對咳、喘、痰的開始見效時間以1~5天的例數(shù)最多,顯效及近控時間以6~10天的例數(shù)最多。部分患者停藥后3~6個月追蹤復查,結(jié)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復發(fā),其中內(nèi)服加穴位注射者復發(fā)率較低。

    在線工具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