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menuitem id="e5txj"></menuitem>

    <small id="e5txj"><menuitem id="e5txj"></menuitem></small>

    鄭愁予

    【簡介】
    鄭愁予(1933- ),原名鄭文韜,祖籍河北寧河,出生于山東濟南。
    15歲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49年隨父至臺灣。畢業(yè)于新竹中學。1955年在臺灣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夢土上》。1956年參與創(chuàng)立現(xiàn)代派詩社。1958年畢業(yè)于臺灣中興大學。曾在基隆港務局任職。1968年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同年獲“第二屆青年文藝獎”。1970年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chuàng)作班進修,獲藝術碩士學位。1985年獲耶魯大學無限期續(xù)聘,曾應聘為“中國時報文學獎”決審委員,1990年至1992年任臺灣《聯(lián)合文學》總編輯。2003年接受美國加州注冊世界文藝學院榮譽學位。現(xiàn)旅居美國,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重要詩作包括《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蒔花剎那》、《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14種。詩集《鄭愁予詩集Ⅰ》被列為“影響臺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之一。詩人在80年代曾多次選為臺灣各文類“最受歡迎作家”,名列榜首。曾獲青年文藝獎(1966)、中山文藝獎(1967)、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1968)及“國家文藝獎”(1995)。19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審定的高中國文教科書選用鄭愁予的兩首詩。臺灣自1997年起在重新審定的高三國文課本里選用鄭愁予的新詩。2002年香港教育局將《雨說》一詩編入中學教科書并將《水巷》一詩編入職校教材。作品已有八種歐、亞文字譯介。
    火煉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代表作品有:佛外緣 貴族 當西風走過 生命 度牒 未題 梵音 媳婦 醉溪流域 港夜 歸航曲 雨絲 邊塞組曲 天窗 情婦 知風草 四月贈禮 窗外的女奴 姘村販 夜歌 南海上空 俯拾 山外書 山居的日子 落帆 崖上 結語 探險者 港邊吟 小溪 殞石 垂直的泥土上 島谷 嫻鋒咕 小小的島 船長的獨步 貝勒維爾 水手刀 如霧起時 晨景 小詩錦 除夕 晚虹之逝 雪線 晚云 鐘聲 鄉(xiāng)音 偈 定 客來小城 錯誤 港夜 夢土上 賦別 雨季的云 裸的先知 盛裝的時候 最後的春闈 右邊的人 編秋草 厝骨塔 小站之站 召魂 望鄉(xiāng)人 野柳岬歸省 晨 下午 草履蟲 靜物 采貝 姊妹港 一○四病室 清明 嘉義 左營 南湖大山輯 大霸尖山輯 玉山輯 雪山輯 大屯山匯 大武山輯 邊界酒店 旅程 草生原 燕云 四月圖晝 九月圖晝
    清空輸入框

    在線工具導航